当前位置: 首页> 淮北民生> 正文

淮北市投入3.81亿元夯实基层医疗网底 群众家门口就医更便捷‌

  

  2025年4月11日

  淮北市近年来持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投入,2024年全市统筹资金3.81亿元用于完善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通过新建、改扩建医疗业务用房14.5万平方米,推动基层服务能力提档升级,构建起覆盖全域、便捷高效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

  一、硬件升级:筑牢基层医疗“主阵地”‌

  资金重点投向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3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验收,其中3家中心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服务水平,可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复杂疾病诊疗‌。同时,213家公有产权村卫生室转为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并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定点管理,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医保报销和慢性病管理服务‌。

  二、服务网络:打造“半小时”就医圈‌

  濉溪县通过专项债项目推进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打造南坪、孙疃等6个医疗服务区,形成“半小时优质医疗服务圈”‌。急救网络同步完善,全市新建20个120急救站,覆盖主要居民区;濉溪县基层急救站点免费转诊服务惠及645人次,急救响应效率显著提升‌。

  三、人才下沉:激活基层“健康守门人”‌

  通过“县招乡用”、订单定向培养等机制充实基层队伍,累计培养全科医生412名,招聘大学生村医40名‌。市级三级医院派出15名专家长期驻点基层坐诊,并依托远程影像、心电网络等系统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2024年累计完成线上诊疗2100余例‌。

  四、分级诊疗:构建“小病不出村”新格局‌

  全市组建4个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和2个县域医共体,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濉溪县医共体通过健康管理单元开展义诊494次,上门服务高风险人群1.28万人次,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较2018年增长16%‌。

  五、医保协同:强化民生保障支撑‌

  同步优化医保政策,将普通门诊报销范围扩大至市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年度报销限额不低于150元;213家村卫生室全部纳入慢病医保定点,并强化基金监管,严打欺诈骗保行为,守护群众“救命钱”‌。

  淮北市通过“强基层、补短板、优服务”的多维改革,正逐步实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的健康愿景,为全省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淮北样本”‌。

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