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淮北市主城区的居民们正迎来一个与往年截然不同的用水体验。随着最后一段DN1000供水管道在人民路与濉溪路交叉口成功回拖,标志着历时数年的高温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今夏,这座城市的供水稳定性实现了300%的跃升,如同为城市血脉装上了"稳压器",即使面对持续40℃的高温"烤验",水流依然能像山涧溪流般稳定清澈地涌入千家万户。
地下"动脉手术"的技术突破
在濉溪路施工现场,建工建投集团采用的水平定向钻技术堪称"微创手术"——先导孔钻进、扩孔、管道回拖三阶段操作,让180米长、40吨重的PE管道以10米埋深悄然穿越繁华路口。这种非开挖工艺不仅避免了对交通要道的"开膛破肚",更将施工时间压缩至3小时,相当于完成一场精密的心脏搭桥手术却只占用患者喝杯咖啡的时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采用的DN1000管径创下淮北供水工程纪录,其输水能力相当于同时并行4条普通管道,为高峰用水提供了"多车道高速路"般的输送保障。
从"毛细血管"到"大动脉"的系统升级
本次改造绝非孤立工程,而是淮北市"城市生命线"全面更新的重要环节。数据显示,全市已累计改造供水管网18.42公里,配合225.49公里燃气管网、77.1公里排水管网的同步更新,形成地下管网的"三维防护网"。其中供水系统的升级尤为关键,通过将老旧铸铁管更换为耐腐蚀的PE管材,就像把容易生锈的旧水管换成食品级不锈钢材质,既杜绝了"红水"现象,又将管道寿命延长至50年以上。市供水公司工程师比喻道:“过去的老管网就像用吸管喝珍珠奶茶,经常堵还流量小;现在的新系统好比换上大直径直饮杯,水量充沛还永不堵塞。”
智能调度:城市水网的"最强大脑"
在物理管网改造基础上,淮北供水公司同步上线了智慧水务平台。这个相当于城市供水"神经中枢"的系统,能实时监测200多个压力监测点的数据,根据用水高峰自动调节泵站输出。就像给城市安装了智能恒温花洒,当某区域用水激增时,系统能在30秒内完成水量调配,确保远端用户不会出现"楼上洗澡、楼下断流"的尴尬。今年开展的"迎峰度夏"劳动竞赛中,该平台助力供水抢修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较传统模式提速6倍,真正实现了"水流未断、故障已除"的服务升级。
民生工程的温度刻度
对于龙山路小吃街的商户们来说,改造带来的变化触手可及。往年夏季午后,同时开启三台制冰机就会导致水压骤降,如今即便整条街商户集体用水,压力表指针依然稳如磐石。供水公司提供的对比数据显示:去年夏季日均供水投诉量达23件,今年同期降至3件以下,服务热线从"烫手"状态回归常态。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项工程与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形成联动,未来通过13.6公里的输水管线,主城区管网将与新水源无缝衔接,让200万市民共享"同饮一江水"的福祉。
站在城市规划者的视角,这次改造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埋下了长远发展的伏笔。新管网预留的智能接口可与未来5G物联网设备即插即用,其承载能力足以满足2030年城市发展需求。正如市住建局负责人所言:"我们不是在修补昨天的漏洞,而是在编织明天的保障网。"随着最后一处路面标线恢复,这些深埋地下的"城市静脉"正无声宣告:淮北的夏天,从此多了一份清凉的底气。
本文由作者笔名:淮北新闻网 于 2025-07-28 11:58:55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bei.me/wen/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