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品牌建设为抓手,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精准培育等举措,推动企业从“制造”向“质造”跃升。2024年,淮北市企业在安徽省质量品牌促进会发布的品牌价值评价中表现亮眼,不仅斩获全省产品品牌榜第一名,更在老字号品牌价值评选中位列第二。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市场监管部门与企业共同深耕质量沃土的成果。
政策引领:构建品牌培育生态圈
淮北市市场监管局将品牌战略纳入地方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出台《品牌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梯度培育库”。通过“一企一策”精准辅导,帮助企业在商标注册、标准制定、质量管理等环节实现突破。例如,对老字号企业实施“历史技艺+现代认证”双驱动模式,既保留传统工艺精髓,又引入ISO9001等国际管理体系认证。这种“老树新枝”的策略,使得淮北某百年食品品牌价值较评估前提升37%,成为全省老字号标杆。
数据赋能:品牌价值量化显成效
在安徽省首次开展的品牌价值评价中,淮北市企业从全省333家参评主体中脱颖而出,与93家上榜企业共同贡献了686.96亿元的总品牌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淮北产品品牌以“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品牌化”的转化路径,实现了品牌溢价能力跃升。某机电企业的核心产品通过将17项专利转化为行业标准,品牌估值达12.8亿元,相当于其年营收的1.5倍。这种“用技术铸就品牌护城河”的案例,已成为当地企业竞相效仿的范本。
服务创新:打通最后一公里
市场监管部门组建“品牌服务专班”,提供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全周期陪伴。针对中小企业资源有限的特点,推出“品牌共享池”机制——通过联合申报集体商标、共建检测实验室等方式降低单个企业成本。2024年,淮北已有6家小微企业通过该模式获得“安徽名牌”称号,平均节省认证费用40%。此外,定期举办“品牌诊疗会”,邀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专家现场把脉,仅上半年就为企业解决质量痛点问题53项。
未来布局:从区域标杆到全国名片
淮北市正实施“品牌出海”计划,重点支持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市场监管局联合商务部门建立“品牌海外维权援助站”,为企业应对337调查等国际贸易纠纷提供法律支持。下一步,将探索建立长三角品牌价值互认体系,推动淮北品牌在沪苏浙市场的溢价流通。正如当地某企业负责人所言:“过去我们卖产品是按吨计价,现在按克计价也能赢得客户——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在这场质量变革中,淮北市市场监管局既是规则的制定者,更是服务的提供者。其经验表明:当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同频共振,区域品牌就能从“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本文由作者笔名:纪晓岚 于 2025-05-22 10:52:21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bei.me/wen/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