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淮北民生> 正文

相山区举办汉服集体婚礼 创新实践婚俗改革新风尚

  

  在初夏的微风中,淮北市相山区隋唐运河古镇的五凤广场被装点得喜气盈盈。5月20日这天,33对新人身着传统汉服,在“汉韵良缘 情定相山”中式集体婚礼中许下誓言,以一场融合古典礼仪与现代文明理念的仪式,拉开了相山区婚俗改革新篇章的序幕。这场由相山区委宣传部、社会工作部、民政局等六部门联合主办的活动,不仅是对“520”浪漫符号的呼应,更是对“时尚、文明、节俭”婚俗新风尚的生动诠释。

  传统为体,现代为用:婚俗改革的创新实践

  相山区将婚俗改革视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切口,通过挖掘传统婚俗中的文化精髓,剔除铺张攀比的陋习,构建起“新中式”婚礼模板。在集体婚礼现场,新人行沃盥礼、结发礼等传统仪式时,既保留了“执子之手”的庄重感,又摒弃了高价彩礼、奢华宴席的负担。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解释:“我们提炼汉代婚礼‘六礼’中的精神内核,比如‘纳采’环节转化为新人互赠手写婚书,既体现诚意又不增加经济压力。”这种“取其神而简其形”的做法,让参与者感受到“婚礼的意义不在于排场,而在于承诺的重量”。

  多部门联动:构建婚改生态圈

  婚俗改革绝非单一部门的职责,相山区通过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牵头、群团助力”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政策引导与群众参与的良性循环。区总工会为新人提供婚假政策咨询,团区委组织青年志愿者担任礼仪引导,区妇联则开设“新婚课堂”,传授家庭关系经营之道。这种“链条式”服务将婚礼仪式延伸为婚姻全程辅导,数据显示,参与集体婚礼的新人中,有78%同步签署了《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承诺书》,反映出改革举措的渗透力。

  从仪式到理念:文明新风的扩散效应

  改革成效正以五凤广场为圆心向外辐射。隋唐运河古镇的商户们发现,近期预订中式婚礼场地的咨询量增长了三成,且多数客户主动提出“控制预算”要求。相山区趁势推出《婚俗改革示范社区评价标准》,将“零天价彩礼”“婚宴桌数限制”等指标纳入文明社区评比,使抽象的改革目标转化为可量化的行动指南。一位婚俗研究者评价:“这种‘活动造势+制度固化’的组合拳,避免了改革成为一阵风。”

  未来蓝图:让婚改成为社会治理样本

  站在新的起点,相山区计划将婚俗改革经验复制到其他民生领域。区委社会工作部正在起草《新时代家庭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拟将婚礼改革与家风培育、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正如集体婚礼上那33对新人共同点燃的同心灯,相山区正以婚俗改革为火种,照亮社会文明进步的更广阔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