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淮北信息港> 正文

淮北市市委书记汪华东接访群众:直面民生关切,推动问题解决

  

  5月7日,淮北市委接访大厅内,市委书记汪华东与来访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城乡建设、劳动社保等领域的诉求,现场协调解决多起历史遗留问题。这场接访活动不仅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更展现了党政领导干部“开门办公”的务实作风。汪华东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必须把每一件诉求都当作大事来办。”

  接访现场:从“急难愁盼”到“立行立改”

  当天,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老旧小区改造、农民工欠薪、社保卡补办等民生领域。一位来自相山区的居民提出,小区排水设施年久失修,雨季内涝严重。汪华东当即要求住建部门牵头排查,限期整改,并承诺“下周回访进度”。类似案例在接访中屡见不鲜,现场能解决的当场拍板,需协调的则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限,确保“事事有回音”。

  针对社保卡补办等高频问题,汪华东特别提醒市民可通过“淮北人社”微信公众号查询合作银行网点,或拨打12333服务热线咨询,简化流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制度保障:党政领导接访常态化

  此次接访并非孤例。淮北市已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轮值接访机制,每周三由不同分管领域的市领导坐镇接待中心,覆盖纪检监察、生态环保等专项议题。例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朝晖将于5月14日轮值,重点受理涉及干部作风、公共资金使用等投诉。这种“随机接访+预约接访”相结合的模式,既拓宽了群众反映渠道,也倒逼各部门提升问题化解效率。

  民生实事落地:从“清单”到“获得感”

  2023年以来,淮北市将民生问题解决纳入系统性工程,围绕交通出行、文体服务、城乡建设等10大领域实施30项民生实事。截至去年底,50项具体任务中超八成已完成,例如新增公交线路覆盖偏远乡镇,文体场馆免费开放惠及10万人次。汪华东在接访中多次提及这一工作框架:“民生投入要像盖房子一样,地基打牢了,群众幸福感才能层层加高。”

  数据背后的温度:政策解读与市民反馈

  对于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淮北市采用“白话版”解读配套措施。例如,农民工欠薪维权可直接拨打0561-3032501专线,且投诉案件需在7个工作日内启动调查。一位参与接访的建筑工人感慨:“以前觉得找政府办事像爬山,现在有了‘绿色通道’,心里踏实多了。”

  结语:接访不止于“一天”,民生贯穿于“全年”

  从市委书记的一线接访到常态化制度设计,淮北市正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解民生难题。正如汪华东所言:“接访日是窗口,365天的落实才是答案。”随着党政干部与市民的双向奔赴,淮北的民生答卷必将写下更多温暖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