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淮北信息港> 正文

这座煤都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旅行新地标

  

  淮北,这座曾以煤炭工业为支柱的城市,如今正以绿色转型的姿态焕发新生。2022年,金派克新能源科技产业园与金浦钛业新能源电池材料一体化项目相继奠基,标志着淮北从“煤城”向“新能源之城”的跨越。而这座城市的绿色基因,早已渗透到其文旅脉络与生活肌理中。

  一、工业遗址上的生态新生

  相山公园:城市绿肺与历史印记

  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相山公园是淮北生态转型的缩影。这里曾是采煤沉降区,如今却成为植被覆盖率超80%的“城市绿肺”。游客可登临将军亭俯瞰城市全景,或在刘开渠纪念馆感受雕塑艺术与工业文明的对话。显通寺的晨钟暮鼓,更让历史与自然在此交织。

  南湖湿地公园:塌陷区的华丽蜕变

  这片因采煤塌陷形成的湿地,通过生态修复成为国家4A级景区。十七孔桥如玉带横跨碧波,矿山博物馆则以实物与影像诉说着淮北从“黑色能源”到“绿色经济”的突围之路。夜幕降临时,泰山寺居士林的灯光倒映湖面,宛如星空坠入人间。

  二、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密码

  运河古镇与隋唐遗风

  隋唐运河古镇以五凤门、月老神庙为核心,重现了千年漕运的繁华。游客可沿青石巷漫步,在三佛阁祈福,或于茶馆听一段运河往事。不远处的淮北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则通过文物展陈,揭秘大运河如何塑造淮北的商贸格局与文化根基。

  临涣古镇:茶香里的千年时光

  这座始建于秦汉的古镇,至今仍保留着“人人饮茶,户户评书”的习俗。在临涣茶馆,花一卷钱即可品一盏六安瓜片,听一段《淮河营》的悠扬唱腔。古城墙与文昌宫的斑驳砖石,无声诉说着淮北作为南北文化交汇点的独特地位。

  三、味蕾上的淮北记忆

  濉溪古城:石板街上的饕餮盛宴

  濉溪老街的石板路承载着皖北美食的灵魂。清晨的烧饼夹狗肉香气四溢,午后的王憨子油茶酥脆可口,夜晚的乾隆湖鱼鲜汤锅翻滚着运河风情。非遗手艺人现场制作的糖画与剪纸,更让“吃”变成一场文化体验。

  绿色餐桌:从煤渣地到有机农场

  随着绿色产业崛起,淮北乡村涌现出一批生态农庄。在烈山区的华家湖新村,游客可采摘桃花虾、有机蔬菜,品尝湖水滋养的生态鱼宴。龙脊山农家乐则以山泉豆腐、柴火土鸡,诠释“好山好水出好味”的质朴哲学。

  四、年轻旅者的潮玩指南

  龙脊山:户外探险者的秘境

  作为淮北最高峰,龙脊山以张果老传说与仙人洞秘境吸引着登山爱好者。扁泉瀑布需手脚并用攀爬,观日台则是露营观星的绝佳选址。山脚的吟湖国际营地,提供帐篷民宿与露天电影,让野趣与舒适兼得。

  创新产业园:科技打卡新地标

  金派克新能源产业园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展厅,金浦钛业的电池材料实验室,正成为工业旅游的新热点。游客可佩戴安全帽走进智能化车间,观看锂离子电池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感受“黑黄金”向“绿科技”的转身。

  五、城市脉动中的绿色哲学

  从煤矸石山变身的显通寺禅意园区,到利用矿井水打造的温泉康养中心,淮北将工业遗产转化为独特旅游资源。正如市委书记覃卫国所言:“淮北的转型不是抛弃过去,而是让历史积淀成为绿色发展的养分。” 当年轻人骑着共享单车穿梭于樱花盛开的相山步道,当茶香与光伏板在古镇屋顶共生,这座城市正在书写一部“新旧交融”的可持续发展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