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稿】近日,一部以传统武术传承为背景、聚焦当代家庭情感生活的影视作品《我的婆婆黄飞鸿》悄然进入大众视野,凭借其新颖的题材和温暖诙谐的叙事风格,引发广泛关注。该片通过一个普通都市家庭的视角,将黄飞鸿这一经典武术符号与现代家庭关系巧妙融合,既展现了中华武术的当代传承,又探讨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家庭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
影片讲述了一位看似普通的都市婆婆,实则为黄派武术传承人的故事。年过六旬的主人公李玉珍年轻时师从黄飞鸿派系传人,数十年来坚持练武授徒,却因儿子的婚事陷入家庭矛盾。大学毕业的儿媳王薇薇起初对这位“与众不同”的婆婆感到难以适应,直到偶然发现婆婆的武术传承人身份,二人关系才开始发生微妙变化。
“我们想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生存状态。”该片导演张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黄飞鸿不仅是一个武术符号,更代表着一种精神传承。当这种传承遇到现代家庭生活,必然会产生有趣的碰撞。”
影片中,李玉珍每天清晨在社区公园带领老人练习养生功法的场景,成为邻里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她在不经意间展现的武术功底,多次在关键时刻化解邻里纠纷,甚至协助社区保安制服小偷。这些情节既展现了传统武术的实用价值,也体现了老一辈武术传承者低调务实的精神风貌。
值得关注的是,影片并未刻意夸大武术的神奇,而是着重表现武术精神对现代人生活的积极影响。儿媳王薇薇从最初对婆婆练武行为的不理解,到后来主动学习养生功法,甚至帮助婆婆整理武术典籍,这一转变过程展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
“武术不仅仅是防身技能,更是一种生活哲学。”饰演婆婆李玉珍的老戏骨吴彦芳说,“这个角色最打动我的,是她将武术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的那种从容。她以柔克刚的处事智慧,其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影片制作团队为真实还原黄派武术的特点,特别邀请了黄飞鸿第四代传人作为武术指导,对演员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专业训练。片中展示的伏虎拳、铁线拳等传统套路,都经过精心编排,既保证观赏性又不失传统韵味。
此外,影片还关注了当代社会老龄化问题。通过李玉珍与社区老年武术队的互动,展现了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些老人不仅通过练武强身健体,更在相互交流中找到了情感寄托,打破了现代社区生活中“邻里不相往来”的隔阂。
在家庭关系的刻画上,影片细腻展现了三代人之间的情感互动。李玉珍与儿子、儿媳从最初的观念冲突,到后来的相互理解,整个过程自然流畅,没有刻意煽情,却处处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家庭观念。其中一场除夕夜全家一起练武的戏份,将传统文化传承与家庭团圆的双重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评人林雪认为,该片的成功在于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它没有生硬地说教,而是通过日常生活场景,让观众自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值得其他同类题材作品借鉴。”
随着影片的热映,多地社区兴起传统武术学习热潮。不少年轻人表示,通过这部作品改变了他们对传统武术的刻板印象,开始主动了解家中长辈的爱好和特长。这种现象从侧面反映了文艺作品对促进代际沟通的积极作用。
据制作方透露,影片后续还将推出系列公益项目,邀请传统武术传承人进入社区开展教学活动,让更多人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感受中华武术文化的深厚底蕴。
《我的婆婆黄飞鸿》的成功证明,传统文化题材作品只要找准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完全可以打破年龄层界限,获得广泛认同。这部作品不仅为同类题材创作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促进家庭和谐、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文由作者笔名:淮北新闻网 于 2025-09-19 10:30:4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bei.me/wen/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