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淮北信息港> 正文

骑行之旅

  【北京】清晨六点半,朝阳公园南门早已聚集起一群身着荧光色骑行服的人。他们中有的正弯腰检查轮胎气压,有的将水壶塞进车架,金属卡扣发出清脆的响声。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67岁的退休工程师王建平正仔细帮新队员调整头盔束带。“风速适中,湿度适宜,是个骑行的好天气。”他抬头望了望泛着鱼肚白的天空,语气里带着老骑行者的笃定。

  这是“城市微旅行”骑行俱乐部每周日的固定活动。今天他们的路线是从朝阳公园出发,沿东四环辅路骑行至798艺术区,再折返至亮马河畔,全程约35公里。组织者李娜在出发前最后一次清点人数:“今天来了三十位骑友,最远的从房山赶过来,还有两位从天津坐早班高铁来的朋友。”

  队伍如彩带般穿行在尚未完全苏醒的城市街道。领头的是三名资深骑手,呈箭头状破风前行,后方队伍自动分成两列纵队。在红绿灯间隙,来自广告公司的孙薇掏出手机记录下街景:“平时开车匆匆路过,骑自行车才发现国贸桥下的月季开得这么盛。”她的车上挂着个藤编车篮,里面除了矿泉水还有本被翻旧的《北京胡同故事》。

  在798艺术区休整时,队员们把单车停靠在锈迹斑斑的工业雕塑旁,形成奇妙的时空对话。从天津来的大学生陈宇指着自己的改装自行车介绍:“这是用二手零件组装的,变速系统是从报废山地车上拆下来的。”他所在的高校骑行社团正在推行“循环装备”计划,至今已让两百多辆废旧自行车重获新生。

  队伍行至亮马河畔时,朝阳正好铺满水面。63岁的退休教师张丽华从车座包里取出保温杯,靠在观景栏杆上小口喝着茶。“我骑了八年车,换过三辆车,攒下的骑行轨迹能绕地球一圈多。”她指着对岸新栽的垂柳说,“去年这段路还都是工地围挡,现在变成滨水绿道了。城市在变,我们骑行者看到的风景也在变。”

  在返程途中,队伍偶遇三个骑共享单车的年轻人。得知这是定期举办的骑行活动,戴眼镜的男孩立即扫码加入俱乐部微信群:“刚工作压力大,看来骑车比刷手机解压多了。”他的白色衬衫下摆被风掀起,车筐里还放着份没吃完的煎饼果子。

  据北京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统计,近三年来常态化参与城市骑行的人口增长显著,2023年注册骑行俱乐部达217家,较疫情前增长1.5倍。骑行路线也从传统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长安街等经典路线,逐步拓展到三山五园绿道、温榆河骑行带等新兴路线。

  夕阳西下时,骑行队伍回到朝阳公园。几位意犹未尽的骑友绕着公园外围继续兜圈,车灯在暮色中划出流动的光弧。李娜一边统计今日骑行里程一边说:“下个月我们计划开发南中轴路线,正与沿线商户洽谈设立补水点。骑行者正在重新发现这座城市,而城市也在为骑行者做出改变。”

  路灯次第亮起,骑手们互相道别时的叮咛飘散在晚风里:“下周老时间见”“记得给链条上油”。王建平老人推着陪伴他穿越川藏线的山地车走向地铁站,车把上挂着的铃铛随着脚步轻轻作响——那是在青海湖骑行时当地牧民赠送的礼物,铜铃表面已被摩挲得温润光亮。

上一篇
春来怒江

下一篇
星际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