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淮北民生> 正文

淮北石榴基地:千年“红果”链动百亿产业,书写乡村振兴新范式‌

  

  2025年4月10日‌

  千年古树焕新生:从“贡品”到国家地理标志‌

  淮北市烈山区石榴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明清时期更以贡品闻名。如今,榴园社区保留着千亩明清古石榴树,其中树龄超300年的古树仍可年产果实百余斤‌。依托悠久的种植传统,当地成功打造“塔山石榴”品牌,2012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注册“塔仙”“淮北石榴”等商标,品牌溢价带动果农增收超30%‌。

  目前,烈山区石榴种植面积达8.3万亩,年产量突破8万吨,核心区榴园社区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1026户种植户发展高标准软籽石榴,户均增收超5000元‌。

5.png

  产业链深度延伸:一颗石榴的“72变”‌

  淮北石榴产业已突破传统鲜果销售模式,形成覆盖深加工、文创、旅游的复合型产业链:

  深加工提质‌:开发石榴汁、石榴酒、石榴茶等20余种产品,年产值超4.83亿元‌;

  跨界创新‌:推出石榴化妆品、石榴盆景等衍生品,其中石榴发簪、石榴泥塑等文创产品在旅游节销售额同比增长150%‌;

  冷链赋能‌:建设冷藏保鲜设施,实现错季销售,软籽石榴单价达8000元/吨,较普通品种翻倍‌。

  金融活水润产业:从“靠天吃饭”到风险可控‌

  为破解自然灾害对产业的冲击,淮北市创新推出“石榴保险”,覆盖冻害、旱涝等风险,参保农户灾损补偿比例最高达80%‌。同时,濉溪农商银行推出“乡村振兴贷”,为榴园社区565户农户及新型经营主体预授信2978万元,精准支持种植技术升级与设施改造‌。

  金融支持推动产业升级:2024年,烈山区石榴深加工企业增至20余家,年产值突破5亿元,较2020年增长3倍‌。

  农文旅融合:荒山变身“网红打卡地”‌

  依托石榴产业,烈山区打造“石榴红了”乡村振兴示范带:

  场景创新‌:建设石榴博物馆、明清古树观光区、高空滑索等文旅项目,年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

  节庆经济‌:连续举办18届石榴文化旅游节,单届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超2000万元‌;

  生态修复‌:通过“七步造林法”在石质山造林,使荒山绿化率从15%提升至90%,获评“中国软籽石榴基地”‌。

  未来图景:瞄准百亿产业集群‌

  淮北市计划三年内投入10亿元,实施“石榴产业倍增计划”:

  科技赋能‌: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培育抗病性强、甜度提升20%的新品种;

  渠道升级‌:拓展跨境电商,推动石榴汁出口东南亚市场;

  全域联动‌:串联“龙脊天路”等乡村旅游线路,打造皖北农文旅融合示范区‌。

  从“有女不嫁榴园村”到“红果铺就致富路”,淮北石榴基地正以“一颗果”链动“一座城”,为乡村振兴提供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