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居民用电需求攀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成为关乎民生的重要课题。安徽淮北市率先推进的小区双电源改造工程,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创新性回应。这项工程通过为居民小区配置备用电源,构建起"双保险"供电模式,即使主电源突发故障,备用线路也能无缝衔接,确保居民家中灯火长明、电梯照常运行、冰箱持续保鲜,让日常生活免受停电困扰。
双电源改造:给小区装上"电力备胎"
传统住宅小区通常采用单电源供电,如同汽车只有一个轮胎,一旦爆胎就会陷入瘫痪。而双电源改造相当于为车辆配备全尺寸备胎,当主供电线路因变压器故障、线路老化或极端天气中断时,智能切换装置能在0.3秒内自动启用备用电源,整个过程快得让人察觉不到。淮北供电公司技术人员形象地解释:“就像舞台演员有AB角,一个电源’请假’,另一个立刻就能顶上。”
政企联动破解改造难题
这项涉及全市多个社区的工程并非易事,需要协调规划、资金、技术等多重因素。淮北市创新采用"政府主导+电力实施+社区配合"的三方协作机制:发改委将改造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升级重点项目,供电公司负责技术方案设计和施工,社区物业则协助完成居民沟通与设备间改造。这种模式既保证了工程的专业性,又兼顾了居民的实际需求,比如在变压器选址时采用"静音箱式"设计,将运行噪音控制在40分贝以下,相当于图书馆的环境音量。
数据背后的民生温度
截至2025年初,淮北已完成32个老旧小区的双电源改造,惠及居民4.2万户。改造后的小区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意味着全年意外停电时间不超过52分钟,比改造前缩短了85%。在经历过多次暴雨停电的相山区居民王女士感慨:“现在下再大的雨也不怕了,去年夏天邻居家新生儿需要恒温箱,正是备用电源保障了医疗设备持续运转。”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升级
双电源改造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服务理念的转变。国网淮北供电公司建立了"双电源运维管家"制度,每个改造小区配备专属电力客户经理,定期开展设备巡检和应急演练。同时开发了智能监测平台,能像"心电图"一样实时显示两条供电线路的健康状态,提前预警潜在风险。这种预防性维护模式,将传统的"故障抢修"转变为"主动防护"。
安全用电的全民课堂
值得注意的是,硬件改造只是基础,淮北市同步推进用电安全知识普及。供电公司联合社区开展"电力开放日"活动,通过VR设备模拟触电场景,让居民直观认识违规接线的危险;针对老年群体编写方言版《安全用电顺口溜》,在社区电梯屏循环播放。这种"软硬结合"的策略,正在构建起全民参与的用电安全生态。
站在城市发展的维度看,淮北的双电源改造工程犹如为城市电网装上了"不间断电源",既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也为智慧社区建设打下基础。当夜幕降临,那些稳定亮起的万家灯火,正是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最温暖的注脚。未来随着改造范围的扩大,更多淮北居民将享受到"无感停电"的高品质用电体验,这正是"人民电力为人民"的生动实践。
本文由作者笔名:淮北新闻网 于 2025-05-20 10:42:58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bei.me/wen/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