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淮北陶铝新材料产业园正式投产 年产能20万吨航天级复合材料领跑高端制造‌

  

  2025年5月9日,淮北陶铝新材料产业园宣布全面投产,年产能达20万吨的航天级铝基复合材料生产线正式启用。作为长三角地区首个聚焦航天航空领域的高端材料生产基地,该产业园将规模化量产纳米陶铝合金、大飞机蒙皮板材等战略级产品,标志着我国在轻量化复合材料领域实现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跃升的关键跨越。

  投产仪式:十年磨剑终成锋‌

  投产仪式上,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王浩伟教授团队展示了一块长6米、宽1.6米的陶铝蒙皮板材,该材料通过“原位自生”技术合成,兼具铝合金的轻量化与陶瓷的高强度特性,已通过中国商飞C929宽体客机装机验证。淮北市委书记覃卫国表示,产业园投产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重要指示的实践成果,未来将打造千亿级陶铝产业集群。

  技术突破:解密“铝中长陶瓷”‌

  产业园依托三大核心技术构建竞争优势:

  纳米复合技术‌:通过化学合成在铝基体中均匀分布陶瓷颗粒,使材料抗拉强度突破620MPa,刚度提升35%,热膨胀系数降低至6.2×10⁻⁶/℃;

  精密铸造工艺‌:采用3D打印砂模技术,实现大尺寸航空构件一次成型,废品率从12%降至3%以下;

  智能产线设计‌:全线配备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关键工序应用量子传感监测,确保产品一致性达航空级标准。

  产业链协同:航天到民用的跨界渗透‌

  产业园已形成“一核多链”产业生态:

  航天航空‌:为长征系列火箭提供燃料贮箱板材,单件减重达18%;

  新能源汽车‌:批量生产电池托盘、高性能活塞,助力比亚迪等车企实现续航里程提升7%;

  轨道交通‌:与中车合作研发转向架构件,成功通过450km/h高速测试。

  下游合作企业超50家,2024年订单总额突破80亿元。

84.png

  创新生态: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淮北市构建“六位一体”协同机制:

  研发支撑‌:上海交大安徽研究院联合中国航发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年孵化专利超30项;

  资本加持‌: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领投20亿元,专项支持陶铝二期扩产项目;

  政策护航‌:出台《陶铝新材料应用推广目录》,对首台套设备给予40%采购补贴。

  产业园同步启动“陶铝2030”计划,将建设国家级材料性能数据库,联合中国宝武开发太空舱用超低温复合材料。随着首块航空铝锭下线,这座“新材料智谷”正以创新之力重塑长三角高端制造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