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林里养土鸡,生态循环出“黄金”
在淮北烈山区塔山脚下,一群羽毛油亮的土鸡正穿梭于百年石榴林中,啄食石榴籽、昆虫与杂草。这种被当地人称为“石榴鸡”的散养土鸡,因肉质紧实、自带果香,已成为淮北继石榴鲜果后的又一“金字招牌”。
“石榴树下养鸡,鸡粪反哺果树,虫害减少30%,石榴糖度提升2度!”塔仙生态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明介绍,自2020年起,当地探索“石榴+土鸡”立体种养模式,利用万亩石榴林资源,发展林下养殖。目前烈山区石榴鸡年出栏量超50万只,带动3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形成“一地双收”的循环经济。
从农家菜到预制菜:舌尖上的产业革命
塔山石榴鸡的“出圈”不仅在于生态养殖,更源于深加工与品牌化升级:
风味创新:结合淮北酱料传统,开发石榴鸡火锅、椒麻石榴鸡、石榴花炖鸡等20余道特色菜品,单店日均销量超200只;
预制赛道:淮北食尚集团推出真空包装的“即热石榴鸡”,通过冷链直供长三角商超,2024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文化赋能:注册“塔山凤凰”商标,设计“石榴鸡盲盒”礼盒,结合汉画像石元素打造IP形象,溢价率高达150%。
文旅融合:一只鸡带火一条旅游线
围绕石榴鸡,淮北打造“寻味之旅”农文旅融合新场景:
沉浸体验:榴园村开设“石榴鸡认养农场”,游客可参与抓鸡、烹饪、制作石榴鸡标本,周末日均接待游客超500人;
节庆经济:每年秋季举办“石榴鸡美食文化节”,推出“千人石榴鸡宴”,2024年吸引游客12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消费1800万元;
产学研联动:联合安徽农业大学成立“石榴鸡研究院”,研发低脂高蛋白新品种,并开发鸡毛工艺品、有机肥等衍生品。
政策护航: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淮北市政府多措并举推动产业升级:
标准先行:发布《塔山石榴鸡养殖技术规范》,要求散养密度≤50只/亩,养殖周期≥180天;
金融支持:推出“石榴鸡贷”专项信贷产品,发放低息贷款2300万元,助力农户建设标准化鸡舍;
电商拓市:与拼多多、抖音合作建设“淮北石榴鸡直播基地”,2024年线上销售额占比达45%,最远销至新疆、海南。
未来蓝图:从“亿元单品”到“百亿集群”
淮北市规划三年内打造石榴鸡全产业链:
科技赋能:建设智能化养殖基地,通过AI监控鸡群健康状态,降低疫病风险;
跨界融合:开发石榴鸡主题民宿、VR养鸡游戏,联动石榴酒、石榴茶形成“果—禽—旅”立体产业网;
品牌出海: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筹备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聚居区。
从石榴林间的“生态卫士”到消费者餐桌的“网红美食”,塔山石榴鸡正以“一鸡多吃”的产业智慧,书写着皖北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
本文由作者笔名:晓晓 于 2016-11-25 15:57: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bei.me/wen/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