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北平原的春日画卷中,濉溪县韩村镇正以一场红色文化的盛宴迎接八方来客。小李家第七届红色旅游季将于明日(2025年4月25日)在韩村镇淮海村淮北党史教育馆广场隆重启幕,这场以"魅力韩村 红色沃土"为主题的活动将持续三天,通过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将红色基因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
红色沃土上的历史回响
淮北地区作为淮海战役的重要战场,其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小李家红色旅游季自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挖掘本土革命历史资源,今年更以党史教育馆广场为核心舞台,构建起时空对话的桥梁。据发布会透露,开幕式将重现淮海战役期间"小推车推出胜利"的经典场景,通过情景剧《车轮上的民心》展现军民鱼水情的历史片段。党史专家指出,这种沉浸式展演能让观众直观理解"战争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的深刻内涵。
文化矩阵的立体呈现
本届活动精心设计了三大体验板块:在"红色记忆"剧场,中国戏曲学院团队将带来改编自当地革命故事的梆子戏《烽火李家楼》;“非遗工坊"区域汇集了淮北泥塑、临涣酱菜等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传承人现场演示如何将革命元素融入传统工艺;而"活力乡村"赛区则创新性地将农民趣味运动会与红色教育结合,独轮车运粮赛、扁担挑弹等竞赛项目,既还原历史场景又充满竞技趣味。韩村镇文化站站长介绍,这些活动设计特别注重"可参与性”,让游客从旁观者转变为历史情境的体验者。
学术视角下的资源活化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旅游季首次增设"红色文化学术沙龙",邀请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明远等学者,就"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资源的转化路径"展开研讨。政治学者关注到,活动通过书法展《将帅诗词选萃》、红色家书朗诵会等形式,实现了从政治符号到文化载体的创造性转化。当地档案局最新公布的《淮海战役支前民工人名录》电子检索系统也将在活动期间亮相,为家族史研究者提供珍贵的一手资料。
文旅融合的示范样本
从旅游经济学角度观察,小李家模式的成功在于构建了"红色IP+生态农业+民俗体验"的产业链条。游客既可参观按战时原貌修复的中央军委前指旧址,也能在千亩梨花园中体验农耕乐趣,更可品尝到"支前大馒头""战地大锅菜"等特色美食。数据显示,去年活动带动周边农家乐收入增长47%,这种"以红带绿"的发展思路,为革命老区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育人功能的当代诠释
在青少年教育层面,组委会特别设计"红色密码解锁"互动游戏,通过AR技术让革命文物"开口说话"。比如扫描老式煤油灯,会播放战地护士李秀英的回忆录音;识别支前模范奖状,则触发三维动画演示民工修桥过程。教育专家评价,这种"科技+红色教育"的新范式,有效解决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代际隔阂问题。
暮色降临时,党史教育馆广场将上演大型光影秀《信仰的力量》,用现代投影技术再现"十万人马过淮河"的壮阔历史画卷。正如活动总策划所言:"我们不仅要让观众记住历史事件,更要让他们理解历史选择背后的精神逻辑。"这场跨越时空的红色之旅,正在等待每一位追寻初心的探访者。
本文由作者笔名: 于 2020-11-12 17:18: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bei.me/wen/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