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淮北市以宪法宣传周等活动为载体,创新普法形式,深化群众法治教育,同时通过完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制,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形成普法与执法双向发力的新格局。
一、立体化普法矩阵强化法治意识
宪法宣传周活动亮点纷呈
淮北市在2024年“宪法宣传周”期间,推出“普法夜市”“非遗传承·宪法相伴”等特色活动,将宪法元素融入非遗文化、商业街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法律咨询等形式,实现普法“零距离”。市司法局联合多部门开展集中宣传,累计发放法治读物8000余本,惠及群众超600万人次。
精准普法覆盖重点群体
针对青少年、老年人、领导干部等不同群体需求,淮北市开展“订单式”普法:
青少年普法:组织“假期普法小课堂”、校园防欺凌讲座,培养未成年人法治习惯。
领导干部学法:推行任前考法、年度述法、宪法宣誓等制度,公务员宪法法律知识测试合格率达100%。
企业普法:通过“桓谭说‘典’”“法治文艺列车”等活动,为350余家企业提供法律咨询。
基层治理赋能“法律明白人”
全市培育“法律明白人”78名,依托“百姓评理说事点”化解矛盾纠纷,并举办省级法律技能竞赛,提升基层法治队伍专业水平。
二、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筑牢法治根基
强化监督机制建设
淮北市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市教育局、司法局等部门成立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统筹推进依法行政和执法规范化。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地方立法,2024年出台多项法规,增强执法协同性和实效性。
深化执法规范化行动
市司法局制定《重点普法目录》《履职报告评议制度》,明确72家单位普法责任,并通过旁听庭审、案件评查等方式加强执法监督。相山区司法局联合法院、检察院开展“三官一员一律”进社区活动,提升执法透明度。
法治阵地建设提质扩面
打造10个“法治口袋公园”、文化长廊等阵地,将法治宣传融入公共空间。同时,依托“淮北普法”新媒体矩阵发布典型案例200余个,推动线上线下普法深度融合。
结语
淮北市通过普法活动“接地气”、监督机制“抓实效”,既提升了群众法治获得感,也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该市将持续深化法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张 于 2016-12-27 14:42: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bei.me/wen/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