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罗丝的遭遇

  在伦敦金融城一座玻璃幕墙大厦的二十七层,罗丝·威廉姆斯第三次整理着衬衫领口,目光掠过桌上那盆蔫头耷脑的绿萝。这是她晋升高级分析师的第两百三十七天,也是她开始秘密记录部门薪资数据的第四个月。午后的阳光斜射进开放式办公室,照亮空气中悬浮的尘埃,却照不进她日益沉重的心事。

  “当时我以为只是个案。”罗丝转动着手中的钢笔,回忆如潮水般涌来。2022年3月,与她同期入职、业绩相当的男同事马丁无意中透露了自己的年终奖金——比罗丝高出整整30%。这个数字像一根刺,扎进了她职业自豪感的最深处。

  在摩根哈德逊投资公司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金融巨擘里,一切都包裹在专业与进步的外衣下。会议室墙壁上挂着女性领导力的宣传海报,每年三月的国际妇女节,公司总会举办隆重的庆祝酒会。人力资源部门不断强调着“多元与包容”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漂亮话曾让罗丝这样的年轻职场人深信不疑。

  然而表象之下,裂痕悄然蔓延。市场部总监助理萨拉·陈比罗丝早两年察觉异常。她在整理部门报销单据时,偶然发现同级男性主管的差旅补贴标准高出15%。“我劝自己别太敏感,”萨拉抿了一口凉掉的咖啡,“在这个行业,质疑薪酬体系几乎等同于职业自杀。”

  转机出现在2022年秋天。公司内部系统一次意外的权限开放,让罗丝偶然获取了部门薪酬分布表。这份加密文件呈现的模式令她心惊——在相同职级、相似绩效评分的员工中,女性员工的薪资中位数比男性低18%至25%。更令人不安的是,随着职级升高,这一差距呈扩大趋势。

  “数据不会说谎。”罗丝连续三晚失眠,最终决定联系公司法务部匿名举报。她按照员工手册的指引,将整理好的对比分析发送至道德委员会指定邮箱。等待回复的日子里,她反复检查邮件是否送达,就像等待另一只靴子落地。

  回复在两周后到来,却是一封格式完美的自动回复:“您反映的问题已收到,将按程序处理。”此后三个月,石沉大海。

  与此同时,罗丝察觉到工作环境中的微妙变化。她开始被排除在某些重要会议之外,负责的项目规模逐渐缩小。在一次季度评审中,她连续三年的“卓越”绩效评价首次变成了“符合预期”。部门主管詹姆斯·沃森在走廊遇见她时,不再像从前那样停下脚步闲聊,只是匆匆点头而过。

  “那段时间,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力不足。”罗丝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窗外泰晤士河蜿蜒流淌,与她在脑海中反复回放的对话形成鲜明对比。

  转年春天,情况急转直下。公司宣布组织架构调整,罗丝所在的团队被并入新成立的战略投资部。四月的一个周一,人力资源部通知她岗位已被裁撤,给出的解雇理由是“架构调整导致的职位冗余”。同日被解雇的还有另外两名员工——都是近期对薪酬制度提出过疑问的女性职员。

  “巧合太多就不再是巧合。”劳动法律师艾玛·戈尔斯坦在听到罗丝的叙述后如是说。这位专精就业歧视案件的律师指出,尽管英国2010年平等法案已实施十余年,职场性别薪酬差距依然普遍存在。“许多公司擅长制造合理的表面理由,让系统性歧视难以被证实。”

  戈尔斯坦律师团队接下了这个案子。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了更多令人不安的线索:一位前女性员工因产假后被迫离职;另一位在投诉性别歧视后收到负面绩效评估;还有多名女性员工证实,在薪资谈判中获得的涨幅通常低于男性同事。

  “最让我寒心的不是钱,而是那种被背叛的感觉。”罗丝说。她曾经真心相信这家标榜进步的公司与众不同,以为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足以打破任何隐形天花板。

  这起诉讼正在引发连锁反应。金融服务行业协会已表示将重新评估会员企业的薪酬审核机制;下议院妇女与平等委员会宣布启动对金融业薪酬透明的调查;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摩根哈德逊现任及前任员工开始分享自己的经历。

  而在罗丝曾经办公的二十七层,那盆绿萝已被移走。但变化正在发生——公司最新发布的多样性报告中,首次公布了按性别划分的薪酬中位数数据。人力资源部门悄悄更新了反报复政策条款,管理层宣布将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薪酬公平评估。

  “我不会说这是一场胜利,”罗丝合上笔记本电脑,里面存着上千页的证据材料,“但如果我的经历能让下一个‘罗丝’不必经历这些,那这一切就值得。”

  夜幕降临,城市灯火次第亮起。在这片由玻璃、钢铁和野心构筑的丛林里,一场关于公平与尊严的对话才刚刚开始。而对无数职场人而言,罗丝的遭遇既是一个警示,也是一次关于勇气与改变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