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青森县岩木山脚下,有一片看似平平无奇的苹果园。然而,这里的苹果却承载着一个被称作“奇迹”的故事。收获季节,当其他果园早已完成采摘,这里的果树枝头依然挂着红润饱满的果实,散发着独特的醇香。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培育出这些苹果的木村秋则先生,在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没有对果树使用过一滴农药、一撮化肥。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背后是一段交织着绝望、坚持与生命智慧的漫长旅程。
故事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木村秋则,一位普通的日本果农,在读到一本关于自然农法的书籍后,内心受到巨大震撼。书中倡导的不依赖农药和化肥、尊重自然规律的耕种方式,与他内心深处对现代农业过度干预的隐隐不安产生了共鸣。当时,他的妻子美千子对常用的农药有严重的过敏反应,每次喷洒农药后都会身体不适。出于对妻子的关爱以及对新农业理念的向往,木村做出了一个在旁人看来近乎疯狂的决定:他要尝试种植完全无农药、无化肥的苹果。
最初的几年,木村一家满怀希望。他尝试了各种“土办法”来替代农药:用醋稀释液杀菌,用大蒜水驱虫,甚至请寺庙的僧人给果园念经祈福。然而,大自然的回应是残酷的。停止使用农药后,病虫害如潮水般涌来。常见的苹果斑点落叶病迅速蔓延,叶片在夏季就凋落殆尽;卷叶蛾、蚜虫等害虫将果树啃噬得千疮百孔。果园的年复一年地失去生机,原本应该硕果累累的枝头,变得光秃秃的,开花都成了奢望。
经济上的困境随之而来。苹果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连续数年几乎绝收,让木村一家陷入了极度的贫困。为了维持生计,木村不得不在冬天去城市打零工,干着最辛苦的体力活。他的女儿们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爸爸是农夫,但是我从来没有吃过家里种的苹果。”这句话像一根刺,深深扎在木村的心上。亲戚邻居的嘲讽、不理解如同冰冷的雨水,不断浇灭他残存的热情。他成了众人眼中的“疯子”,连孩子在学校都被嘲笑。最绝望的时候,木村甚至一个人爬上岩木山,想寻短见。但在山顶,他看到了一棵生机勃勃的橡树,树下土壤松软肥沃。他恍然大悟:这不是一片死亡之地,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系统。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于只关注如何杀死害虫,却没有思考如何让果树本身变得健康强壮,从而具备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这次顿悟成为整个故事的转折点。木村不再执着于“对抗”病虫害,而是开始潜心学习“共生”的智慧。他的目光从果树本身,投向了整个果园的生态系统。他意识到,健康的土壤是万物生长的根基。此前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已经严重破坏了土壤的微生物环境,使得土地板结、失去活力。于是,他开始想方设法恢复地力。他在果园里大量种植大豆等豆科植物,利用其根部的根瘤菌来固氮,为土壤增加天然养分。他割除杂草后并不清理,而是任其覆盖在地表,既保墒,腐烂后又能成为天然的绿肥。他还尝试在果园里散养鸭子,希望它们能帮忙除虫,虽然最终鸭子把苹果苗也啃了,但这次失败也让他更深刻地理解了生态平衡的复杂性。
最重要的转变发生在他对杂草的态度上。过去,他和所有果农一样,将杂草视为争夺养分的敌人,必除之而后快。但现在,他开始把杂草看作朋友。杂草的根系能帮助疏松土壤,其生长和腐烂的过程能滋养微生物,为整个土壤食物网提供能量。他不再使用除草剂,而是通过人工割草来控制高度,让果园逐渐形成一个低矮、多样化的草本植物层。这个转变花了很长时间,大约到了停止农药的第八年,奇迹的征兆终于出现了。有一年,木村发现在几乎全部枯萎的果园里,居然有一棵橡树长得格外好。他仔细观察,发现橡树下的土壤格外松软、湿润,充满了生机。他明白,这是整个生态系统开始恢复的标志。
第九年春天,当所有人都认为这片果园已经彻底死亡时,木村惊喜地发现,有两棵苹果树竟然开出了七朵洁白的花。他守护着这七朵花,最终结出了两个小小的苹果。那一年的圣诞节,木村一家将这两个苹果切成小块,庄严地分食。他们形容那是“人间最美味的东西”,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糖分和酸味,更是近十年苦难、等待和希望的全部滋味。
从第十年开始,木村的苹果园真正迎来了复苏。果树一年比一年健康,开花、结果,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盛。而且,由于没有农药残留,他的苹果可以连皮一起吃,口感清脆,甜中带酸,风味浓郁,放置两年也不会腐烂,只会慢慢失水变成甘甜的果干。他的故事经由媒体报道,迅速传遍日本,他种的苹果被誉为“奇迹的苹果”。东京一家高级餐厅的主厨甚至说:“这种苹果烤成甜点,能让人吃出眼泪。”
木村秋则的故事,远不止是一个农民的成功励志故事。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另一种可能。它告诉我们,农业并非一场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战争,而应是一场和谐共生的舞蹈。当我们试图用强力(如农药)去控制自然时,往往会遭到更猛烈的反弹,陷入恶性循环。而当我们放下身段,去倾听、观察、学习和顺应自然的内在规律时,自然便会以其丰饶回馈我们。木村的苹果园,如今已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圈,里面有各种昆虫、鸟类、杂草和微生物,它们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远比依靠化学物质维持的脆弱平衡要稳固和持久得多。
“奇迹的苹果”之所以是奇迹,并非因为违背了自然规律,恰恰是因为它深刻地印证和回归了自然规律。木村秋则用他半生的孤独坚守,为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我们能够创造多少,而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放下傲慢,去发现并尊重天地间早已存在的那份深邃的秩序。那一颗颗红润的苹果,不仅是土地的馈赠,更是一位普通农夫用信念与汗水浇灌出的、关于生命与希望的鲜活寓言。
本文由作者笔名:淮北新闻网 于 2025-09-25 10:49:21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bei.me/wen/1125.html
上一篇
奇男待嫁
下一篇
危机之地(普通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