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独家报道】深秋的杭城,西湖边的梧桐叶已染上金黄,而在城市另一端的一个普通小区里,一场等待了三十年的重逢正在发生。日前,一部名为《等你回家》的纪实短片在网络上悄然走红,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知名的演员,仅用最朴素的镜头记录下一个个失散家庭重聚的瞬间,却让无数观众泪目。记者历时两周跟踪采访,揭开了这部短片背后更为动人的故事。
十月二十八日下午三点十七分,从成都开往杭州的G1874次列车缓缓停靠站台。58岁的张建国攥着一束已经微微发蔫的康乃馨,目光紧紧锁定在7号车厢门口。当一位身着藏蓝色外套的中年女子出现在车门口时,张建国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这是他失散整整三十年的妹妹张建红。
“妹妹,欢迎回家。”简单的五个字,张建国练习了无数个日夜,却在说出口时哽咽得几乎听不清。兄妹二人相拥而泣,这个拥抱,他们等了整整一万一千多个日夜。
《等你回家》团队创始人李静告诉记者,这样的场景他们已经见证了四十七次。这个由五名年轻人组成的公益团队,三年来一直免费帮助失散家庭寻找亲人。“我们最初只是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想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做点有意义的事。”李静说,团队中有人擅长网络技术,有人擅长视频制作,还有人擅长数据分析,“我们把这些技能用在寻人上,没想到真的能创造奇迹”。
张建红的寻亲之路尤为曲折。1993年,当时23岁的她因智力障碍在杭州火车站与家人走失,此后音信全无。家人找遍了浙江各地,登报、广播、贴寻人启事,用尽了当时所有能想到的方法,却始终没有结果。
转机出现在今年九月。《等你回家》团队志愿者在整理旧档案时,注意到一张拍摄于2015年的救助站照片。照片中的女子与张建国有七分相似,团队立即启动人脸识别比对系统,结果显示相似度高达89.7%。志愿者们立即动身前往照片拍摄地湖南岳阳,经过一个多月的多方打听,终于在岳阳县一个偏远村庄找到了已被当地人称为“阿红”的张建红。
“科技的发展让寻人有了更多可能性。”团队成员王工程师告诉记者,他们自主研发的跨年龄人脸识别系统已经成功帮助11个家庭团圆,“但技术只是辅助,最关键的是不放弃的信念”。
在张建红回家的第二天,张家老宅里举行了简单的团圆宴。89岁的老母亲一直握着女儿的手不肯放开,仿佛一松手女儿又会消失。桌上的红烧肉是张建红小时候最爱吃的,母亲记得清清楚楚:“红红最喜欢吃我做的红烧肉,每次都能吃两大碗。”
宴席间,张建红从贴身口袋里掏出一个泛黄的小布包,里面整整齐齐叠着一张1993年的火车票和一张全家福照片。三十年来,无论走到哪里,这些东西她从未丢过。“我知道家人一定会来找我,”虽然表达不太流利,但张建红的眼神异常坚定,“我每天都在等。”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仍有数以千计的家庭面临亲人失散的痛苦。《等你回家》团队表示,他们将继续这项事业,并计划开发更先进的寻人系统,帮助更多家庭团圆。
夜幕降临,张家窗口透出温暖的灯光。阳台上,新晾晒的被子散发着阳光的味道,那是母亲特意为女儿准备的。楼下,一棵桂花树正值盛花期,满树金黄,香气袭人,仿佛也在欢迎这个迟归的女儿。
“回家只是开始,”李静说,“接下来的亲情重建更需要耐心和理解。但我们相信,只要心中有爱,再长的等待也值得。”
此刻,张建红正坐在母亲身边,慢慢翻看着一本泛黄的相册。母亲的手指颤巍巍地点着照片上的人:“这是你大哥,这是你二哥,这是你小时候……”窗外,一轮明月高悬,照亮了每个团圆的家。
本文由作者笔名:淮北新闻网 于 2025-09-21 12:09:3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bei.me/wen/1003.html